20年心路历程,20年风雨兼程,20年的人生经验不易用单薄的话语概括,很难用短暂的篇幅详述,但是,在金矢留学20周年之际,我仍旧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挤出一点时间,空余一丝精力,放松心情,沉淀思绪,回顾20年的点点滴滴,回首20年的成长路径。
从工科女博士、大学研究员、旅英材料协会主席,到现在的金矢国际教育副总裁,我的周身一直被贴上了无数标签,任何一个标签,都是我20年人生中每一个重要阶段的总结。
我一直在思考,当一个人身上有了无数称谓时,如何才能像一名优秀的杂技演员一样,兼顾不同“标签”中的平衡?而这,也是中国女人近20年来,一直探讨的问题。
<金矢上海分公司董事总经理孔高宁博士>
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
做好每一个当下
我是孔氏家族第76代,令子辈,“孔令达”是我辈分名。因母亲姓高,我又在宁波老家出生,于是爷爷给我取名孔高宁。记忆中,我们家最多的是一切跟书有关的东西,书桌、书架和满屋子的书。晚上父母备课,编教课书,讨论学术问题,我和姐姐就在一旁看书,写作业。
由于自小“混迹”大学校园,穿梭在各类材料实验室,在耳濡目染中,上大学时的我,对于学习到的各类专业名词和实验设备十分熟悉,完全没有违和感。在家庭背景的熏陶下,我的成绩一向很好,学业一直很顺。
因为出色的学业,我一直被同龄人报以羡艳的目光,但是我深知,任何成功,都离不开那一份发自内心的努力,离不开光鲜亮丽背后的那一番汗水。
我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感和信心,所以自我驱动力非常强,当一个人内心想要去成就一件事时,这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。所以,在研究生期间,我几乎时时刻刻都泡在实验室里,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,并在这期间发表了6篇文章,其中4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。
自幼在中南大学校园里成长,毕业后求学英国,获得全额奖学金入读伯明翰大学。博士期间,我“野心勃勃”,希望在材料科学领域获得属于自己的位置,全身心投入到劳斯莱斯公司新型飞机发动机新材料的研制课题中,团队的研究成果目前使用在世界上最大的飞机——空客A380上。
由于在材料领域的骄人成绩,毕业后我留校任教,然后作为旅英材料学会主席组织中国和英国材料学者的交流。
我的前半生一直在教育行业中幸福的成长。
学海无涯,这一阶段,我是一名优秀的学生。
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,是我一直鼓励的生涯规划。想学习深造,就一鼓作气,攀登专业顶峰;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,在不早也不晚的时间,恰好遇到那个人,就步入婚姻的殿堂;走入彼此的家庭,结婚生子,处理好亲人的关系,家庭和睦,就是下一个阶段要做的事。
从偶然到必然
成长源自于对“质”的追求
金矢留学的创办源自于一次偶然,但金矢留学成长到如今,在全国有23个分公司,400多员工,20年来保持平均34%的年增长率,却绝不是偶然。这源自于我及我们团队全体成员对“质”的追求。
留学,可以让人生多一种可能。我的愿望是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,让他们在陌生的国度里,掌握中国人以外的民族思维,多一个视角去观察世界。而一个好的留学顾问则是能为更多学生提供“看世界”的机会的人,是集留学规划、职业规划、人生规划为一体的导师。
如同两片树叶具有不同的脉络,不同的人一定具有不同的特点。拿学生举例,理工科、文科、艺术类学生在思维方式上不尽相同,理工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,相比之下,文科生更感性,而艺术生更偏心灵和发散型,不同学生大脑不同部位的发育是不一样的,所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必定不可取。留学规划不可一刀切,而这对所有的顾问来讲是个挑战,因为顾问也需要不停的学习,以适应行业的需求和发展,为学生量体裁衣。
作为中国早期的留学生,到后来成为国际教育行业内的观察者、践行者、推动者,我认为中国20年来的国际化教育历程的变化可以从4个维度上总结。首先,出国留学从盲目和茫然走向理性。其次,从申请研究生为主的人群转向低龄化,高中和本科人数增长迅速。第三,专业选择从一窝蜂学商科开始转向多元化。最后,国际课程和国际班在市场的接受度节节攀升。
教育是关乎一个孩子,一个民族未来的大业,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运作、潜心专研中西方教育的融合,给孩子们一个释放潜能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,道路漫长,我颇有心得,但仍需学习。
在竞争激烈的留学行业里,逆水行舟,仍需努力,这一阶段,我保持教育的本心,帮助孩子去找到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方向,并试着去探索和尝试,鼓励他们学着听从内心的想法,进而付出努力和坚持。
保持学生本色
游刃于家庭与事业
在我看来,想要兼顾事业、家庭等众多角色的平衡,只要保持一个本色,就可以游刃有余,那就是——学生。
社会喜欢给他人订上标签,无形中就把一个人的形象与未来进行固化与限制,这并不利于全方位的发展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难得的机会,每个人的使命是不一样的,过好自己的人生,让我们的境界在离开时比来时高一点,就是收获,不用太在意是女强人还是家庭主妇,因为这两类同样具有高尚的价值。
而在为人女、为人妻、为人母的过程中让我意识到,父母、先生和女儿让我在扮演这些角色时学会内省和反思,不断学习,不断成长。孩子的到来是上天送到让我们身边让我们继续成长的礼物,陪伴她的过程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和不足,倒逼着做父母的人们去自省和修正,我感恩女儿给我这个成长的机会。
而作为身兼妻子与合作伙伴两种角色的我来说,产生分歧非常正常,但当这些角色混淆在一起,产生矛盾时,我也在不断学习、修正和改进。通过学习和改进,我和先生之间对各自角色的界定也愈发清晰。前世深厚的缘分换来今生的相聚,在浩瀚的人海中相遇、相知、结为夫妻,又能成为事业和修行上的伴侣,是一种千载难逢的缘分,只要每个人担当好自己的角色,相互尊重和包容,很多矛盾或分歧都不是问题所在,而是成就彼此的契机。
这一点同样也延展到工作中,一个企业的发展好比一个大家庭的成长,家庭或孩子出现的问题,往往折射出父母身上的缺陷和短板。作为企业领头人,如何不断突破自身能力、认知和境界的局限,在我看来是最难的,它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突破和提升,挑战自我,激励自我。
所以,人生一定是个不断学习的征程。秉承谦虚之道,学无止境,是人生课题获得满意分数的基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