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79万人,比去年增加21万人。人才市场的饱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
与此同时,留学生也逃不过被筛选的命运,以前是香饽饽“海归”,现在也可能变成无人问津的“海待”。
翻遍各大社交APP,留学生国内求职有关话题下总是一片“哀鸿遍野”。
本以为能够依靠海外名校本硕的文凭在国内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,在求职路上屡屡受挫的留学生们却一下子又被拉回了现实。花了重金送孩子出国深造的家长和留学生们不禁发出疑问:难道,留学真的贬值了吗?
留学本身并没有贬值,而是留学拿回来的文凭贬值了。
本文作者:上海金矢孔高宁博士Dr.Kong
孔博士教育背景
中南大学工学硕士、学士,师从原中南大学校长﹑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教授。1995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全额奖学金,赴英攻读博士学位,师从英女王OBE勋章获得者﹑英国著名材料学家M.Loretto教授,专攻新型飞机发动机材料,1999年荣获材料科学博士学位。
工作背景
上海金矢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,金矢集团副总裁
英国伯明翰大学、诺丁汉大学荣誉高级研究员
旅英华人教授协会特邀会员
曾任中国旅英材料学会主席
2004年上海市高技术人才引进专家
上海东方卫视ICS“海外路路通”栏目常年特邀嘉宾
“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了,留学文凭也就没有那么值钱了”
以高考为例,98年高考扩招之前全国大约有100万大学生,到了2024年的今天,全国每年大约有1,200万大学毕业生。
所以当每个人都是大学生的时候,也就相当于大家都不是大学生。
我是94年前后去英国留学,当时全英国在读的中国学生一共约8,800人。但现在,我国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有70+万,去英国留学的就有约12万。
在那个年代,出国留学的人无非分为两种,一种是国家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,公费留学,还有一种是像我这样的,靠自己的努力考取海外大学,并获得全额奖学金。当时,我就读的中南大学一年仅两人,是靠考全额奖学金出去的。
对比今天,我们一年出国留学有七十几万,不可否认这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学生,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父母的财力托举出来的,这就难免造成一种现象:并不是所有“海归”都是优秀的,海归也有可能变“海待”。
因为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了,留学获得的文凭也就没有那么值钱了。
“留学所带给我们的体验和历练,是让人终身受益的”
举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,他是上海的一个学生,如果在上海参加高考的话,以他的成绩来看如果能够录取211是最好的结果了。我们当时为他申请到了美国的雪城大学,这位同学很喜欢传媒,而他的父母认为教育专业更适合他。
当时我给他的建议是:都尝试过后再做选择,毕竟雪城的大学的传媒和教育专业都很优秀,当他开始接触教育学的时候发现父母还是很有眼光的,他也开始发自内心的喜欢教育学。
教育学的学生必须要有实习的经历,在这方面,他选择去给美国中学生上美国历史课,一个华人去给美国学生上美国历史,这是很罕见的,对来他个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,但他做的非常好,所以同学和老师给他的评价非常高,后来他获得了波士顿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学位,目前正在攻读南加大学教育学的博士学位。
传媒依旧是他的热爱,他也经常会在博客上记录自己的旅行经历,发布自己拍摄美丽的风景图,还有地方议员竞选、NBA比赛他都会区参与拍摄。
所以,我们可以看到,这个学生出国留学之后,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拥有了无限种可能,他可以拥有非常充实的人生。
所以,我认为留学很重要的一点在于:
我们从一个文化背景中走出来,去遇见到另外一种文化,当我们走的够远,再回头看时,你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,可能你更加珍视它,或者是发掘其中有待改善的部分,同时你对其他的文化形态也有更深的理解。只有不断去经历的人生才更加的丰盈,所以走过的山,趟过的水,看过的世界,都是让我们成长的养分,这个东西永远不贬值。
好了,以上就是全部内容,如有你对相关内容感兴趣并且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,欢迎联系金矢顾问老师,收到您的信息后我们会及时为您排疑解惑。
免费获取留学方案,测测你的条件适合申请海外哪所大学 >>